特供觀察:瘋狂金屬“銅”為首 近期仍有上升空間(4.6至4.10)
2009年04月13日 23:55 1109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銅資訊 作者: 劉征
市場解讀
1、金屬暴漲 期貨市場又見神秘巨資興風作浪
綜合東方早報10日消息:金屬市場近期一路狂飆,暫時撇開市場供需和種種利好消息及政策影響,當前期貨市場內明顯感覺到正有一股神秘資金興風作浪,它們往往甚是囂張,一下子蜂擁而至又一下子全軍撤退,攪得市場不得安寧。
據期貨分析師分析,相對于受國家宏觀調控較多、行政干預較多、關系國計民生的糧食期貨在此次上漲行情中遭到了資金的拋棄。金屬市場的未來充滿了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風險和暴力往往相互并存,對于充滿和期待盈利性質的金屬市場,熱錢或資金蜂擁炒作司空見慣。
金屬市場的上漲在3月轉至4月的這段時間里,超出所有人的意料。滬銅連續(xù)性的大幅上漲,也帶動了期貨市場中相關有色金屬的上漲。以銅為代表引領著金屬三劍客輪番上漲。從2月末的26060元/噸開始,到周五收盤的38190元/噸,短短2個月的時間內,滬銅已經上漲超過12000元/噸。然而就在周五,滬銅又一舉以漲停結束了一周的精彩表現。跟隨著滬銅的上漲,開滬鋁和滬鋅也逐漸從慢熱的狀態(tài)中走出來,市場普遍認為未來這兩個相關金屬將進一步補漲。
2、“銅”金屬之解讀《有色金屬行業(yè)振興計劃》
2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有色金屬行業(yè)調整振興規(guī)劃,其內容紀要如下:
1、穩(wěn)定和擴大國內市場,改善出口環(huán)境。調整產品結構,滿足電力、交通、建筑、機械、輕工等行業(yè)需求。支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出口;
2、嚴格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3、加大技術改造和研發(fā)力度,推動技術進步。開發(fā)前沿共性技術,提高裝備工藝水平和關鍵材料加工能力;
4、促進企業(yè)重組,優(yōu)化產業(yè)布局,加強企業(yè)管理和安全監(jiān)管,提高產業(yè)競爭力;
5、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6、加快建設覆蓋全社會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體系,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會議決定,國家安排貸款貼息支持企業(yè)技術改造,抓緊建立國家收儲機制,調整產品出口退稅率結構;
對于上述六條規(guī)劃紀要,單從銅金屬方面解讀如下:
該《有色金屬產業(yè)調整振興規(guī)劃》中直接對銅市場形成影響的紀要分別有第1、2、6條,其中第1條,調整出口退稅及關稅?D?D高精銅管類、高精銅板帶類的平均出口退稅由5%提高到13%,對能夠以國內生產的產品頂替進口產品的深加工產品可提高到17%。在銅產品的出口中,銅材仍是銅產品中出口額最大的品種,其中銅管是中國唯一實現貿易順差的銅材產品,08 年實現了30.39 萬噸出口量,銅板帶08年出口量為3.86萬噸,其基數遠小于銅管。我們相信此貿易政策的調整,將有利于更進一步帶動09年中國高精銅管和高精銅板帶的出口,假如按照15%的出口增長率估算,此政策額外增加銅消費應該不會超過5-6 萬噸/年左右,相對于整體疲弱的銅消費市場,我們預計此提振作用依然相對有限。
第2條,在2011年前,淘汰30萬噸的小型銅冶煉產能。
在2005年以來政府始終在倡導淘汰行業(yè)落后產能,但是執(zhí)行始終不盡人意。由于關停產能涉及到地方、企業(yè)等多方利益和企業(yè)自身發(fā)展和就業(yè)等一系列問題,如果沒有進一步明確的細則出臺(如落實淘汰落后的具體標準,或在此前的標準上有所提高),該項規(guī)劃在短期仍難能得到執(zhí)行,而淘汰產能很可能被改建產能所替代。我們可以關注的是部分待建和在建項目的投產日期可能會因此推遲。
第6條,廢舊金屬的回收改革早已有所傳聞,但執(zhí)行的效果仍未見甚佳,短期內預期對供給的影響并不大,但國家可能會逐步增加銅回收冶煉產能的布局;國儲收銅方面,國家國儲計劃采購30-40萬噸電解銅,其中分別占中國電解銅年產量的10%左右,但由于08 年底以來,國產銅供應一直處于偏緊狀態(tài),所以其采購途徑極有可能全部來自國外進口銅,其中傳聞已經簽約的貿易商大約有4 家,總量達到28萬噸的電解銅,剩余部分仍未最終定案。但總體來說,國儲收銅對市場供應關系及銅價的走勢的影響有限,或許可以解讀為此利多已經充分釋放。
責任編輯:hoping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bestexercisefitnes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