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3-14日第三屆中國有色金屬產業(yè)鏈發(fā)展論壇暨銅產業(yè)論壇在京召開。來自國家發(fā)改委、有色金屬行業(yè)協(xié)會、電力系統(tǒng)、家電領域以及相關咨詢機構作了主題演講。
國家發(fā)改委經濟運行局賈銀松副局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銅部主任尚福山介紹當前中國經濟發(fā)展趨勢、政策取向及未來中國銅工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國家電網公司技術經濟研究院電力市場所李瓊慧所長介紹了電力系統(tǒng)及家電領域中銅消費狀況和趨勢。
CRU國際有限公司池克女士發(fā)布了CRU對全球銅供需和價格趨勢的觀點。
我們的觀點:我們依然維持06年中期報告的觀點——有色金屬價格進入新價格區(qū)間!中國因素成為未來銅價的主導因素。短期內,我們認為目前的銅價可能過度夸大了中國的進口;但中、長期我們依然看好金屬價格。
中國經濟及銅工業(yè)發(fā)展趨勢
2006年國民經濟總體呈現增長快、效益好、低物價的良好姿態(tài)。經濟平穩(wěn)發(fā)展,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0.94萬億元,增長10.7%,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增長率遠高于全球經濟增長水平(見圖1)。經濟結構調整初現成效:盡管投資增長仍保持高位,但增速逐漸下降,由最高的2003年投資增長的28.5%下降到2006年的24%;消費增速逐年提高,由2003年的9.1提高到2006年的13.7%(圖2)。2007年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xù)加強資源節(jié)約和改善宏觀調控。
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jié)約和環(huán)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chuàng)新,著力促進社會發(fā)展和解決民生問題,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切實轉如科學發(fā)展的軌道,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
2006年我國銅工業(yè)呈現如下特點:1、產量繼續(xù)穩(wěn)定增長,但增幅回落。06年我國電解銅產量299.9萬噸,同比增長16.08%,增幅下降9.25個百分點;銅材產量506.5萬噸,同比增長8.51%,增幅下降3個百分點。2、經濟效益效益大幅提高,尤其是礦山采選業(yè)。規(guī)模以上銅礦采選業(yè)實現銷售收入134億元,同比增長81.4%,實現利潤總額37.1億元,同比增加25.97億元,利潤率27.6%,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銅冶煉企業(yè)實現銷售收入2148億元,同比增長88.35%,實現利潤161億元,同比增加96億元,利潤率7.5%,同比增加2個百分點;銅加工行業(yè)銷售收入4901.4億元,增長60.44%,實現利潤157.62億元,同比增加48.2億元,利潤率為3.22%,同比下降了0.5個百分點。3、礦山采選業(yè)投資力度加大,冶煉行業(yè)投資繼續(xù)保持增長。采選業(yè)06年固定資產投資43.7億元,增加18億元,;冶煉行業(yè)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6.9億元,同比增加愛42億元。4、進口下降、出口上升,貿易順差繼續(xù)擴大。06年我們銅進口首次全面下降,其中:未鍛軋銅88萬噸—同比下降31.4%,銅材109萬噸—同比下降2.3%,粗銅8.8萬噸—同比下降31.6%,銅精礦361.2萬噸—下降11%,銅碎料494.3萬噸—同比增長2.5%。銅產品出口大幅增加:未鍛軋銅24.3萬噸—同比增長73.1%,銅材55.9萬噸—增長20.6%。5、表觀消費首次出現下降。2006年表觀消費358萬噸,同比下降10萬噸,但該數據沒有考慮國儲拋銅的影響。6、銅精礦短缺是主要矛盾。雖然國內銅精礦含量增長16%,預計為80萬噸,但相對冶煉能力的擴張,精礦依然短缺。
當前我國銅冶煉行業(yè)面臨的主要問題有:1、冶煉能力增長過快。2004年全國粗銅冶煉能力達163萬噸,進口銅精礦288萬噸;目前在建、擬建銅冶煉項目總能力205萬噸,預計2007年底將形成370萬噸銅冶煉能力,遠遠超過我國銅精礦預計保障能力和國際市場可能的供應能力。2、市場過度競爭。為爭奪原料,壓低冶煉費用,造成行業(yè)利潤下降,甚至部分企業(yè)虧損,從而帶來投資浪費和金融隱患。3、新上企業(yè)規(guī)模小,工藝落后,能耗高,污染大,不符合國家提倡的“節(jié)能性”社會的要求。
未來銅工業(yè)環(huán)境的變化將有:1、國家將繼續(xù)淘汰落后產能。《關于制止銅冶煉行業(yè)盲目投資若干意見》、《銅冶煉行業(yè)準入條件》等政策對限制銅冶煉產能的擴張起來一定的作用,但關于在07年底前淘汰全部鼓風爐等涉及到地方利益的舉措還任重道遠。2、國家將出臺措施降低貿易順差。銅行業(yè)是我國不鼓勵出口的行業(yè),因此在未來將面臨出口關稅降低甚至取消、限制一些產品的加工貿易、增加出口關稅等影響。
電力、家電領域的銅消費狀況
進入“十五”以來,由于電力消費的快速增長以及供需形勢日益趨緊,自2002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的電源建設熱潮,2001~2005年國家批準新開工大中型電源項目規(guī)模分別為2140、2337、3111、6100和11700萬千瓦,五年合計達到2.5億千瓦,超過了整個九十年代的新開工規(guī)??偤?。“十五”期間全國新增發(fā)電裝機容量共計1.98億千瓦,年均新增發(fā)電裝機容量3957萬千瓦,年均增長10.1%,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2005年新增7480萬千瓦,2006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圖3)。
與之對應,發(fā)電量由2002年的16542億千瓦時增加到06年的28248億千瓦時,增幅達70.76%。“十五”期間,全國電網建設速度逐年加快,輸電線路和變電設備容量快速增長。五年內,220千伏及以上在線運行的輸電線路總長度增加了近88281千米,年平均增長率為9%;變電總容量增加了近45191萬千伏安,年平均增長率為15.9%。中國經濟在“十五”期間進入快速增長,全社會用電年均增長12.8%,分別高出“九五”和“八五”期間6.4和2.8個百分點,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電力需求增長最快的期間。圖5顯示了“十五”期間我國人均用電量的增長。據統(tǒng)計,2006年我國人均用電量達到250千瓦時,是2000年的1.7倍。預計到201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3.8萬億千瓦時,“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9%;全國發(fā)電裝機容量為8.6億千瓦,“十一五”期間新增發(fā)電裝機3.5億千瓦,年均增長11%;“十一五”期間,我國將迎來電網建設的新高潮。全國電網建設總投資將超過1.5萬億元。投資重點在跨區(qū)屬變電工程、區(qū)域和省級主干電網、重點城市配電網和農村電網建設,力爭在“十一五”期間將現有各級電壓等級輸送能力的平均水平提高15~20%。
盡管“十五”期間我國電力供應能力大幅提高,2006年起我國電力供需形勢開始出現轉折,電力供需矛盾全面緩解,但電力市場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具體表現在:1、我國一次能源分布及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平衡,電網間聯(lián)網強度較弱,跨區(qū)、跨省輸電能力較弱(跨區(qū)輸電量低于全社會用電量的6%)。2、建設中“重電源、輕輸電”。
我國電網投資比重遠低于發(fā)達國家水平(圖6)。由于電網建設投入不足,電網存在主干架薄弱,穩(wěn)定性低,城鄉(xiāng)電網設備裝備水平較低等問題。
預計“十一五”期間新增電源裝機中大電廠和大機組比例不斷上升,要求22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有更大幅度的增長。經測算,22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與裝機之比逐年提高,從2005年的1.5萬千伏安/萬千瓦提高到2010年的2.3萬千伏安/萬千瓦,可以適應電源送出和消納的需要。由于“十一五”期間遠距離輸電工程明顯增多,平均輸電距離越來越長,使得33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和變電容量在電網中的比例逐年提高:2005年,33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線路長度在220千伏及以上線路中的比重約為29%;33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在220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中的比重約為33%,預計到2010年,兩個比例將分別提高到39%和43%。十一五期間,電網主網架及城鄉(xiāng)電網建設速度加快,將極大地促進我國輸變電設備行業(yè)的發(fā)展。尤其是500千伏直流輸變電工程以及75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的建成和投入運營,也為我國變壓器、互感器、高壓開關、絕緣子、避雷器以及電線電纜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十一五”也將是輸變電設備制造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時期。電網建設對用銅量的需求將持續(xù)快速增長。初步估算,“十一五”期間共需要500(330)千伏斷路器4000組(三相)左右(包括HGIS、GIS開關設備)。在發(fā)電、輸變電設備的拉動下,其他配電設備、用電設備、電工器材以及專用設備等也將得到相應發(fā)展,也將拉動對用銅量的持續(xù)增長。
總體來看,“十一五”期間盡管我國電力緊張的局面將得到緩解,但是電力市場總體的規(guī)模仍將保持10%左右的增長。電力建設的結構調整——加大電網建設,使得我國在“十一五”期間對銅的需求將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全球銅供需趨勢
2006年全球電銅產量達到1760萬噸,同比增加6.4%,銅精礦產量1534萬噸,同比僅增加1.9%。預計07年電銅產量將達到1828萬噸,增幅為3.7%,銅精礦增量(金屬量)僅33.5萬噸,但不能排除銅精礦供應的中斷。CRU的觀點是07年銅供需趨于平衡,并略有過剩。
供應方面,CRU預計隨著銅價( 73420,560,0.77%)的上漲,將刺激未來3-4年全球銅礦的勘探和生產(圖7)。現有銅精礦的生產在2010年將達到高峰,約為1600萬噸,此后受精礦品味下降及礦山枯竭等因素的影響,精礦產量將出現下降,預計2011-2030年銅精礦產量下降的年率約為3.5%。即使考慮到新增礦山的產量,預計2010年銅精礦的產量下降幅度將為年率2.6%(圖8)。需求方面,預計銅需求到2010年增長率保持在年率3.75%(圖9),其中來自中國的需求增長將維持在10%左右(圖10)。從銅的供需平衡看,07年將達到階段性平衡,并略有過剩,預計銅價將在07年下半年出現高點(圖11)。
東方證券的觀點
我們仍然維持我們在2006年下半年提出觀點:由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帶來了對全球有色金屬的大量需求,有色金屬價格已進入一個新的價格區(qū)間。對于目前的銅價,我們認為市場過度夸大了中國1-3月的進口數據,目前的市場銅價包含了對中國未來銅需求的過多預期。隨著LME、上海兩地跨市套利的消失,預計4月后中國將減少銅進口,屆時將帶來銅價的回落。中、長期看,由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對銅的需求將保持在高水平,因此我們維持對銅行業(yè)上游公司的看好。
第一、中國1-2月的未鍛軋銅材和銅精礦的進口同比分別增加126%和20.3%,廢雜銅進口基本不變。環(huán)比數據看,自06年11月以來,我國未鍛軋精煉銅和銅精礦進口增速較快,而廢雜銅進口大幅下降。總量看,中國進口銅(未鍛軋精煉銅+銅精礦+廢雜銅)自06年11月以來逐步減少,下降15%,07年2月為81.4萬噸(圖12)。我們認為是由于06年下半年以來的銅價下跌導致市場調整了銅進口結構,廢雜銅遭到拋棄,銅未鍛軋銅材和銅精礦進口的大量增加。
第二、我們認為此次中國銅進口的增加未必代表中國新的銅消費高潮的到來的第二的理由在于,盡管國際銅價自07年2月再庫存逐步減少,中國進口增加的刺激下逐步走高,但中國市場卻表現為庫存增加(同期LME庫存下降近3萬噸,而上海期交所庫存增加3萬噸)。盡管LME市場表現出小幅的現貨升水,但從上海市場的期限結構看,上?,F貨價格卻出現500-800元的貼水(圖13)。同時我們注意到從LME和上海市場的價差看,06年底兩地的價差約為9.8以上,存在跨市套利的可能,而目前兩地價差已降至9.2以下。因此我們的結論是,目前中國市場進口銅的增加大多由跨市套利交易引起,而非中國真正的進入中國終端消費。
第三、盡管美國經濟沒有出現前期市場預期的大幅降溫,但從用銅的領域的行業(yè)數據看,房地產業(yè)數據顯示美國房地產市場依然處于下降通道,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繼2月反彈后3月再度下跌,依然在50附近徘徊(50.9),顯示盡管制造業(yè)沒有出現衰退,但增長已放緩。
來源:東方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