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日本為何緊盯我國稀有金屬
2009年06月24日 10:41 4266次瀏覽 來源: 中國廣播網 分類: 鎢
中國作為穿甲彈主要原料來源的黑鎢礦幾乎被開采殆盡
剛在CHN強國網上看到一條消息: 《中國將禁止出口稀有金屬,美與日兩國堅決反對》,消息稱中國將禁止出口稀有金屬,對此,美國和日本堅決反對,并威脅如果中國禁止出口稀有金屬,美日就禁止進口中國服飾。
這條消息沒有具體來源,而且美國和日本把“進口中國服飾”和“中國出口稀有金屬”這兩件事相提并論,看起來也很無厘頭――因為真正能和中國的稀有金屬出口相提并論的只有那些稱得上國家戰(zhàn)略資源的大塊頭。 所以,如果中國禁止出口稀有金屬的事確實,估計美國和日本就不是拿一堆從中國進口廉價服裝說事了。
2008年9月下旬一條未被證實的帖子一直在網上流傳: 解放軍總參謀部向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現任防長匯報,在包頭稀土公司的支持下,日本和美國已從中國獲得大量稀土資源(稀有金屬含稀土),并將其貯存在海底。這條帖子里更為驚人的內容是,由于國內的稀土公司擁有商務部的出口牌照,便以國際技術交流背景下,派出技術人員幫日本人改進潛艇和導彈工藝,致日本的導彈已可以覆蓋中國武漢以東地區(qū)。帖子還說,防長聽完總參的匯報后,批示:1.著令總參情報部調查是誰在背后支持包頭稀土出口;2.包頭稀土公司領導是否從出口人收取回扣;3.本應1000美元/公斤的稀土為何出口價不到20元人民幣/公斤;4.商務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出口公司領導和日本人的交往情況;5.包頭稀土公司領導子女和內蒙分管冶金工業(yè)的領導子女是否在國外留學或經商工作。 以上是兩條未說明信源或未被最后證實的消息,當然,也沒有人出面否定。
不過與第二條消息瘋傳的同時,另一條被正式公開的新聞卻看似與上述消息有所關聯: 2008年8月份多家媒體曝光了商務部條法司正廳級巡視員郭京毅腐敗案。郭京毅于8月被“雙規(guī)”是因為在涉及有關外資并購的法律法規(guī)制訂和司法解釋時,收受外商賄賂,在法律上故意留“后門”偏幫外商在中國進行行業(yè)并購。 2008年9月26日,原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現外商投資企業(yè)協會副會長鄧湛在北京的家中被刑拘。
這是第二名在郭京毅案中被拘捕的司局級官員,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除鄧湛外,國家工商總局與外匯管理局也有官員被懷疑涉及此案。并曾接受過紀檢部門詢問。 香港《東方日報》說:如果案情屬實,那么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宗曝光的經濟漢奸案件,這也是中國經濟主權存在淪陷憂患的一個重要標志。而內地權威人土的評論說:商務部的這兩個案件都不同尋常,是罕見地曝光了國家要害部門的高級官員在出賣國家經濟主權!并認為這兩樁案件不該僅僅由檢察院查辦,應該讓國安部門介入調查有無更深的幕后背景。 若將以上確認和未確認的蕪雜消息揉合一起重新梳理,其矛頭中所指的更深的幕后背景,似乎就應是在第一條消息中強烈反對中國禁止稀有金屬出口的美國和日本。
中國因其全球最豐的稀有金屬礦藏而壟斷了全球稀有金屬市場,中國在稀土資源上的壟斷權相當于中東國家在石油資源上的壟斷權,中國大陸主要富含的稀有金屬分別是: 銦:儲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應量的80(百分號),主要用于平板顯示器、合金、半導體數據傳輸、航天產品的制造。鎢:世界儲量第一,占全球供應量的為85(百分號),主要用于硬質合金、特種鋼等產品,并被廣泛用于國防工業(yè)、航空航天、信息產業(yè),被稱為“工業(yè)的牙齒”。鎢能耐高溫,所以鎢合金被大量用在機械、武器工業(yè)中。比如槍、炮的發(fā)射管中都會用到鎢的合金。軍事方面用做穿甲彈的彈丸,都是用比坦克裝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鋼、碳化鎢等材料制成的。鉬:儲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供應量的24(百分號)。用于煉制各類合金鋼、不銹鋼、耐熱鋼、超級合金,在軍事工業(yè)中應用廣泛,被稱作“戰(zhàn)爭金屬”。稀土(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鑭、鈰、鐠、釹、钷、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镥,以及與鑭系的15個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和釔):儲量居世界第一,供應量占全球總量的80(百分號)以上。用于制造復合材料,鎂、鋁、鈦等合金材料,被形象地比喻為“工業(yè)味精。鍺:儲量居世界第一,產量占全球的50(百分號),主要用于夜視儀、熱成像儀、石油產品催化劑、太陽能電池等生產,并被廣泛用于光纖通訊領域。此外鉭、鍶、銻、鎘、銥、鉍、銠、鈦、鎳、鋯、鉻、鈷等等及鎳鉻、鎳鉻硅、鎳鋁、鈦鋁、鐵鎳等等,在歐洲這些很多都是戰(zhàn)略金屬在國防建設中也有廣泛的用途.有些已經用于宇宙飛船的制造及軍事應用。
金屬鉭不僅在火炮上有大用處,而且是以后宇宙空間探索必要的材料,其奇特的物理化學性能至今科學家還在研究,鉭合金的特殊用途目前仍在研究、開發(fā)。 其中,稀土被當今世界科學家稱為“21世紀的新材料寶庫”,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的戰(zhàn)略資源和高科技材料。目前世界累計探明稀土工業(yè)儲量約1億噸,我國約占5200萬噸,居世界首位。 但。 2008年8月,民進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中科聯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晏雙利曾公開談到,作為多種稀有金屬的主產地,中國現在卻不掌握定價權: 中國基本以成本價銷售稀有金屬,而且中國的稀有金屬儲量也不多了。 目前,中國的黑鎢礦已差不多被采空,僅剩白鎢礦可以開采20年左右,稀土儲量從以前占世界的85(百分號)降低到現在的58(百分號);根據中國有色工業(yè)金屬協會給出的數據,如按現在水平開采,鉬還可采16年,鋅可采10年。
以晏雙利的權威說法,我估計用不了50年,中國稀土資源將空空如也,而為了國家國防戰(zhàn)略需要,只能從世界第二大稀土資源擁有國美國購買。聯系前文中傳說中的國內稀土公司將本應1000美元/公斤的稀土以不到20元人民幣/公斤向美國和日本出口,防長為此大怒的原因可想而知――但或者也可以因此斷定,國內有關公司賤賣稀土和稀有金屬的情況是不是已經到了連國防部也難以控制的地步,或者還有別的原因――-
之一,中國賤賣稀有金屬太過符合美國和日本,尤其是日本的戰(zhàn)略需要――如果中國一旦禁止出口稀有金屬,美國和日本的強烈反對是必然的,其實非止稀有金屬,在石油、煤炭等能源及資源方面,美國和日本早就將其列入戰(zhàn)略儲備項目,美國人將廉價購買的石油用這種方式儲備及封采境內能源礦藏已不是什么秘密;日本更是將廉價從中國獲得的煤炭和大量稀土資源存入海底,以備后需。 早在2007年底,時任日本經濟產業(yè)大臣的甘利明曾敦促中國放開對日本和其它稀有金屬買家的限制。中國稍早收緊對稀有礦物資源的控制,后者對日本高科技產業(yè)而言屬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甘利明同時向路透表示,日本對很多稀有礦物的需求,幾乎全部依賴從中國進口。
之二,郭京毅案涉及有關外資并購的法律法規(guī)制訂和司法解釋時,收受外商賄賂,在法律上故意留“后門”偏幫外商在中國進行行業(yè)并購。郭京毅案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稀土資源背后巨大的利益及可能的經濟漢奸與國外利益集團內外勾結,即傳說中防長批示中所說的“商務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出口公司領導和日本人的交往”。比如在上市公司廈門塢業(yè)的股東中,日本聯合材料株式會社就以49,332,840股持有9.4(百分號)股份,而外資在中國稀有金屬類公司中擁有話語又何止這一件兩件。
之三,即使現在中國開始著力保護稀土資源,幾十年后也可能從稀土最富國變成最窮國,屆時,中國只能從世界第二大稀土資源擁有國美國購買。但你能指望美國會賣給中國制造戰(zhàn)略武器的必需資源嗎?幾年前中海油只是提出要高價收購美國一家瀕臨破產的小型石油公司,美國國會仍以“威脅它的美國國家安全”推翻收購――不過,在中國確實存在如茅于軾這樣頭大的經濟學家,他曾說過中國不用擔心耕地減少,中國沒有糧吃可以去美國買;是不是在稀有金屬領域,中國也一樣有太多的茅于軾?其實最引以為教訓的是日本和澳大利亞在鐵礦石的供應上對中國鋼鐵企業(yè)的壓榨,可謂觸目驚心。
之四,據《國際先驅導報》,在中國南方相對落后地區(qū),稀有金屬資源亂開亂采的現象還很十分嚴重,地方市縣靠開發(fā)資源提升GDP,供需平衡沒法不被打破。此外,開采稀土的政策門檻過低,國家對生態(tài)破壞的懲罰力度不夠也助長了亂開采現象。而小礦主為了短期利益競相壓價,也是致使中國稀有金屬資源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晏雙利說:“現在政策基本不允許外商在中國開發(fā)稀有金屬了,原來外商常常在我國建工廠提煉資源,再以高價賣給我們,其實就是變相掠奪資源。”不過,如今中國每年還是從日韓進口大量進口稀有金屬產品用于國防產業(yè),“氧化釹出口價20多萬1噸,人家把釹賣給我們,這個價只能買1公斤。”所以,現在,掌握稀有金屬的市場定價權才是最現實的問題之一。
之五,最最強烈呼吁把控制稀有金屬資源必須且馬上列為國家戰(zhàn)略,以合適方式將現有的稀有金屬的開采、經營全部收回國有(煤炭業(yè)不正在做這件事嗎),這完全可以參照之前的戰(zhàn)略工業(yè)如石油、電信等的國家控制方式,亦可以參照新的中航大飛機公司的治理方式,中國如果能把世界最大儲量的稀有金屬資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不止保護了資源外流,也變相控制了其它國家的戰(zhàn)略力量的成長速度,能大大減少其對中國的戰(zhàn)略威脅。 配合于此,人大在立法上,要對涉及稀有金屬行業(yè)的行政腐敗案件嚴厲處置,在常規(guī)腐敗性質之上追加另一層“經濟間諜”定罪,這既可以提高全民保護國家戰(zhàn)略資源的意識,更可以震懾國內某些官商勾結的既得利益集團。
責任編輯: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bestexercisefitnes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