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需堵疏共治
2012年05月24日 9:19 8072次瀏覽 來源: 第一財經 分類: 鉛鋅資訊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不少人想到返璞歸真、回到農耕時代的田園生活,但土壤中重金屬危機的不斷爆發(fā),使這種回歸本真的愿望似乎也變得遙不可及了。近日有媒體爆出南京部分郊區(qū)的種植區(qū)土壤存在鉻、銅、鉛等重金屬不同程度的污染,已經不適合種植大米、蔬菜果品等農產品,著實令人惋惜。
只有干凈的土壤,才能長出干凈的食物,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一旦有重金屬進入到土壤,則很難被清除,修復過程往往要經歷幾十年。今年3月,農業(yè)部一項針對全國污水灌溉區(qū)的調查顯示,在約140萬公頃受調查的污水灌溉區(qū)中,遭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4.8%;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全國3億畝耕地正在遭受重金屬污染的威脅,占全國農田總數的1/6,而整個廣東省僅有11%左右的耕地未遭受重金屬污染。
大面積土地被污染,意味著長久以來,主要因工業(yè)廢水排放造成的重金屬污染正呈現出擴散的態(tài)勢,從排污口流向了人們的菜籃子。同時,這也預示著我國的重金屬污染防治工作,在面臨著排污口“堵截”的嚴峻挑戰(zhàn)時,還必須應對城市“疏導”的艱巨任務。而“堵”和“疏”要雙管齊下,就需要全面考察整個生產過程,全方位摸清重金屬的“傳播路徑”,并廣泛引入公眾力量,形成重金屬污染防治的“合力”。
首先,需對涉嫌產生重金屬污染的企業(yè)進行重金屬“全過程生命周期管理”。在開采、冶煉、運輸、使用以及最終廢棄的各個階段,重金屬都有可能進入環(huán)境,造成污染,其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往往難以通過“排污口”的數據讀出來。事實已經多次證明,只盯著污染末端的“排污口”,既無法有效對重金屬污染情況進行評估,也不能大幅削減污染物。
要想解決此類在重金屬生產過程中因轉移和丟棄產生的污染,必須將企業(yè)的化學品使用信息準確記錄下來。2011年,云南發(fā)生大型鉻污染事件,我們曾前往曲靖進行調查,發(fā)現周邊大量農田和農畜受害,即是企業(yè)違規(guī)丟棄生產廢料——鉻渣的惡果。值得警惕的是,在產業(yè)轉移、工廠進園、涉嫌重金屬污染企業(yè)重點整治等背景下,一些重污染企業(yè)紛紛轉移地點或轉產、關停,其原廠址也成為“棕地”(Brownfield Site,指被遺棄、閑置或不再使用的前工業(yè)和商業(yè)用地及設施,這些地區(qū)的擴展或再開發(fā)會受到環(huán)境污染的影響),對后來的使用者構成危害。監(jiān)管者只有對涉污企業(yè)的生產原料和處置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了然于胸,才能多處發(fā)力,真正減少污染排放,并對污染企業(yè)的處置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bestexercisefitnes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