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fā)現(xiàn)民國書法收藏價值
2014年05月29日 15:39 13974次瀏覽 來源: 城市晚報 分類: 書畫影秀
民國書法具有新舊文化交替的特征
滿清垮臺、民國誕生的重大社會變革,帶來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洶涌浪潮。李大釗、陳獨秀、胡適、魯迅、周作人、沈尹默、錢玄同等新文化的先驅者,反對封建文化和文言文,大力提倡白話文和文字改革,徹底動搖了舊文化的根基,給文藝界帶來了一股新鮮空氣。民國時期的書法自然也打上了新舊交替和轉折時期的明顯特征:
一方面,考古發(fā)現(xiàn)給了書法家們前所未有的見識。如比青銅銘文更早的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敦煌石室中隋唐寫經的發(fā)現(xiàn),楚簡、漢晉簡札殘紙的發(fā)現(xiàn)等等。這些年代久遠、失傳千余年的新書體,大大刺激了民國書法家們追新求變的熱情。
另一方面,清同治、光緒年間西方照相術傳入中國,同時西方印刷技術的進一步引進,使得過去難得一見的古代書法名跡,可以大量翻印,逼真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這為臨習者提供了真跡般的范本和豐富的資料,大大提高了人們學習書法的興趣,促進了書法藝術的普及與提高。所以,盡管鋼筆硬筆現(xiàn)代書寫工具引進,卻并沒有給毛筆書法帶來多大的沖擊。
“業(yè)余書法家”不求技法卻有大家風范
民國短短的37年間,兵戈頻仍,艱難困苦。我們很難想象,就是這樣一個亂世,竟然出現(xiàn)如此眾多的書法大師,民國的書壇竟然如此活躍和興旺,這不能不令人深思。究其原因,不難發(fā)現(xiàn):
一是這些民國書法家除了少數前清遺賢之外,基本上都是“業(yè)余書法家”。他們或為民國黨、政、軍要員,在政壇上可以呼風喚雨;或為文化、學術界名流大腕,在事業(yè)和學問上卓有建樹。他們很少做專門藝術創(chuàng)作,其書法作品大都呈現(xiàn)在公務或私交的信函簡札里,自然天真,見字如面。雖然視書法為余事,但其傳奇的經歷、開闊的視野、不凡的氣度、救國憂民的胸襟,使他們的書法充盈著從容和自信,一副大家氣派。被譽為“民國書法四大家”的譚延闿、于右任、吳敬恒、胡漢民,正是這樣的民國政壇和書壇上的超級牛人。正因為有牛氣,才有譚字的正大、吳字的雄勁、胡字的隨意、于字的沉雄。
二是民國的書法家有著深厚的國學文化底蘊。沈曾植、羅振玉、李瑞清、章炳麟自不必說,康有為、梁啟超、李叔同、馬一浮等人甚至學貫中西。所以,這些民國書法家都是學富五車的文人,盡管有的于技法技巧不甚講究,但其書法郁郁乎文哉,字里行間透露出來一種超凡脫俗的書卷氣。不僅如此,一些人更是金石、書畫、詩文兼精的通才。例如吳昌碩、齊白石、李瑞清、李叔同、張大千、黃賓虹、豐子愷、余紹宋、吳湖帆、潘天壽等。
三是民國書法家大都是有著文人的性情、氣節(jié)與傲骨。書品即人品。民國書法家追求獨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媚俗、不貪財。李叔同拋棄繁華紅塵,遁入空門,從而成就了弘一法師靜穆清絕的書法風格。李瑞清在辛亥革命之際,為保兩江師范學生不受戰(zhàn)火之災,毅然接受署理江蘇布政使;民國二年即辭職,身著道服,在上海以賣書畫為生??苠诰佑谥箞@時,陜西省政府主席因要接待蔣介石,出五千大洋,請他把止園的“止“字上面加一橫,變成“正園”,以討蔣中正的歡心,結果被寇遐拒絕。
四是民國書法家雖然身處亂世,西學漸進,又遭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沖擊,但是中華文化傳統(tǒng)尚未斷絕。人們從小就受到國學和毛筆書寫的基本功訓練,書法在國民中有著廣泛的基礎。我們看到,孫中山雖不是以書法名家,但是他的書法取法顏真卿、蘇軾,結體緊密、氣象雍容,有大家風范??v然是北洋水師學堂畢業(yè)的行武之人—黎元洪,那一筆脫胎于趙孟頫、董其昌書法的俊秀精雅的小楷,也令許多今天的書法家難以望其項背。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三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bestexercisefitnes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