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條巨型成礦區(qū)帶橫亙全球
2008年07月22日 10:22 526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1∶2500萬世界大型超大型礦床成礦圖顯示
歷時5年完成的1∶2500萬世界大型超大型礦床成礦圖日前編制完成并通過評審,圖上清晰顯現:21條巨型成礦區(qū)帶橫亙全球。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裴榮富任首席科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承擔的《1∶2500萬世界大型超大型礦床成礦圖編制及全球礦產成礦規(guī)律研究與評價》項目,對全球成礦規(guī)律和資源遠景評價提出一系列創(chuàng)新成果。項目隸屬中國地調局,也是世界地質圖委員會在新世紀首次接納的礦產資源編圖國際合作項目。中國地質學家與俄羅斯、南非、阿根廷、美國、加拿大等國科學家合作,對七大洲、121個國家和地區(qū)、22種礦產和1285個主要礦床的綜合對比與分析,取得了豐碩成果:
——組織國際專家對上述重要礦床特征的19項參數進行了多次審定與補充,采用礦床資源儲量量變排序的線性趨勢統(tǒng)計分析,從量變的擬合變化關系劃分出大型、超大型和特大型礦床,并對之建立了具國際權威性的數據庫及為用戶服務的數字化構件。
——根據J·德爾康特最新編制的1∶5000萬全球板塊構造動力學圖、綜合世界地質圖委員會出版的最新世界地質圖,編制完成1∶2500萬全球地質構造背景圖。在綜合分析全球大陸裂解增生演化和洋—陸相互作用的基礎上,劃分出前寒武紀地塊、前寒武紀地塊顯生宙構造帶、前寒武紀地塊顯生宙沉積盆地、顯生宙造山帶、新生代風化殼等5類成礦地質背景和39種地質構造環(huán)境。
——在新編全球構造背景、地質環(huán)境圖和新建世界大型超大型礦床數據庫的基礎上,首次編制完成1∶2500萬世界大型超大型礦床成礦圖,標示了礦種、成因類型、規(guī)模、成礦時代等主要屬性,并按全球地質背景和構造環(huán)境劃分出勞亞、岡瓦納、特提斯、環(huán)太平洋四大成礦域和每一大成礦域中次一級的巨型成礦區(qū)帶共計21條,從而,構建了全球成礦體系。
——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全球大型超大型礦床具有內生、外生、變質和復生成因的普遍性,不同區(qū)域和區(qū)帶成礦的專屬性,金屬組合、礦產類型、構造環(huán)境和成礦年代的偏在性和超巨量金屬工業(yè)堆積的異常成礦性等新概念,深化認識了全球成礦規(guī)律,發(fā)展了成礦學。
——對全球主要礦產資源進行了戰(zhàn)略評價,結合中國礦產資源實際,有針對性地研究和探討了中國礦產資源戰(zhàn)略問題并提出了若干對策和建議。
專家委員會評審認為,該項目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偏在性和異常成礦的論點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bestexercisefitnes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