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行上馬匆忙下馬 跨行查詢收費為何如此短命
2007年04月09日 0:0 563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起止之間,不足一年
強行上馬匆忙下馬 跨行查詢收費為何如此短命
北京4月8日訊 4月6日,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忽然宣布,經與會員銀行協(xié)商同意,人民幣銀行卡境內ATM跨行查詢停止收費。此時,離去年6月1日該費開征,尚不到一年。一項涉及千家萬戶的收費,為何草草收場?它將給人們帶來怎樣的思考?
三角錢小 千層浪大
?。玻埃埃赌辏对拢比?,交通銀行、深圳發(fā)展銀行、工農中建等6家銀行開始收取跨行查詢費,境內跨行查詢每筆手續(xù)費0.3元。7月1日,中國郵政儲蓄也按同一標準開收這一費用。
三角錢激起千層浪。圍繞跨行查詢收費的爭論隨即展開。
銀行對于收費給出的理由是:ATM是有成本的,跨行查詢應該收費,并且是跟國際接軌。
中國銀行卡產業(yè)專家委員會成員鐘偉不僅贊成收取,并認為每筆0.3元是“收少了”,因為“成本是1.2元”。
可是,老百姓并不買賬。
早在跨行查詢收費醞釀階段的2005年10月,《廣州日報》委托德信商業(yè)管理咨詢公司在廣州做的500人調查顯示:50%的調查對象都不能接受這種收費,90%的調查對象表示如果收費,就盡量避開這項服務。反對意見集中在:沒有經過聽證會,違反《價格法》,壟斷定價;收費與國際接軌,服務卻落后于國際水平。
此后,對于跨行查詢費,反對者的聲音和行動,從未停止。
賺了票子 丟了面子
中國銀行業(yè)協(xié)會專職副會長劉張君認為,ATM跨行查詢業(yè)務涉及到發(fā)卡行、收單行和銀聯(lián),銀行開展此項業(yè)務,占用了ATM系統(tǒng)資源,增加了企業(yè)成本。
從單筆業(yè)務看,跨行查詢收費,彌補了銀行成本支出。但從總體業(yè)務看,市場反應不佳。一位在銀行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訴筆者:“對銀行來說,跨行查詢費用,實在是一筆微不足道的收入;而且,收費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消費者使用ATM,將造成資源的更大浪費。”據反映,跨行查詢收費實施后,銀行的跨行查詢交易量迅速下降。
更嚴重的后果是,跨行查詢收費,銀行形象受損。在這件事情上,中國銀行界是賺了票子,丟了面子。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系副教授涂永紅認為,從年費到查詢費,銀行卡身上太多的收費,令持卡人對銀行有較大的反感,特別是中低收入人群。
某銀行人士告訴筆者,去年6月1日到現(xiàn)在,雖然一筆查詢銀行多收了幾毛錢,但是使銀行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大打折扣,得不償失。他認為,花花綠綠的紙票子是錢,銀行的品牌形象也是錢,而且是大錢。
停止收費 意在雙贏
對于取消此項收費,多數(shù)專家和銀行業(yè)人士都表示贊成。作為金融服務的賣方,銀行業(yè)旨在通過此番停止收費,與消費者達成雙贏。
一位專家認為,消費者對銀行增加收費項目有怨言,并不僅僅是針對收費本身,而更多的是對沒有享受到優(yōu)質的銀行服務心有不甘。當時收費時,銀行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沒有預期消費者的反應,現(xiàn)在停止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說起停收跨行查詢費,在北京市朝陽區(qū)打工的姑娘小吳憨憨地笑了,“這對我們打工的來說是個好事呀。不收錢了,我要一個星期查一次,在外打工不容易,得看好自己的錢本子。”
一位銀行界資深從業(yè)者認為,停止收?。粒裕涂缧胁樵冑M,銀行眼下可能少賺了一筆錢;但從長遠來看,銀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更好了,老百姓會更愿意把錢交給銀行保管和打理。(楊麗娟 婁和軍)
應對競爭 要練內功
據新華社上海4月6日電 (記者黃庭鈞、鐘昊熹)跨行查詢收費“強行上馬開征,匆忙下馬停止”,并選擇在首批外資法人銀行開業(yè)不滿一周的時刻。不少業(yè)內人士把內地銀行業(yè)這一有失常態(tài)的“集體行動”解讀為“應對外資銀行競爭之舉”。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純博士表示,這說明內資銀行已經感受到壓力。“這是好事。但是,從跨行查詢收費這件事情上分析,應對競爭更應該練‘內功’。”
他說,跨行查詢費用的開征,說明商業(yè)銀行和中國銀聯(lián)對自己的利益考慮過多,對客戶的利益考慮得過少;對自己的成本斤斤計較,對客戶的成本忽略不計。“因此,銀行的收費與服務水平不對等是當前國內銀行業(yè)的突出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有償服務才能被老百姓接受!”
業(yè)內人士還呼吁,作為負責任的銀行機構,今后再不能推行這種“被要求改善服務時借口‘中國特色’,為自己謀求利益時借用‘國際慣例’”的不當之舉了。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bestexercisefitness.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